极化试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基础的电化学知识。金属在土壤、海水等电解质环境中,会自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腐蚀。阴极保护系统通过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的方式,让金属表面发生阴极极化,抑制腐蚀反应的发生。而极化试片因为和被保护金属材质相同、所处环境一致,能完美模拟其电化学行为。
它的工作流程并不复杂。首先,试片会被安装在靠近被保护结构的位置,确保环境条件一致。然后通过导线与被保护体可靠连接,保证电流传输顺畅。当阴极保护系统启动后,试片会和被保护金属一起发生极化反应。技术人员通过专业仪器测量试片的三种关键电位,就能判断保护效果是否达标。
其中,断电电位的测量尤为关键。因为通电状态下测量的电位会受到电流通过介质时电压降的干扰,而断电瞬间测量的电位能更真实反映保护状态。根据行业标准,当断电电位达到 - 0.85V vs SCE 及更负时,就表明金属结构得到了有效保护。如果电位不达标,就需要调整阴极保护参数,比如增加阳极输出电流。
极化试片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要求。材质必须与被保护体完全匹配,安装位置要避开机械损伤和水流过急的区域,连接导线的截面积不能小于 6 平方毫米,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在数据记录时,除了电位值,还要详细记录测量时间、环境温度、土壤湿度等信息,为后续分析提供完整依据。
无论是埋地管道、海上平台还是市政供水设施,只要涉及金属防腐,极化试片都能发挥重要作用。它用精准的数据为金属防护提供科学依据,让工业设施的安全运行更有保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