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镁合金牺牲阳极的腐蚀原理
牺牲阳极法的本质是电化学腐蚀中的原电池效应:
电极电位差异:镁合金的标准电极电位(约 - 2.37V,相对于标准氢电极)远低于钢铁(约 - 0.44V)等常见被保护金属。当两者通过电解质(如土壤、海水)形成回路时,镁合金作为阳极,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。
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阴极(被保护金属),抑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(腐蚀),转而发生析氢或吸氧等还原反应
保护效果:镁合金通过自身 “牺牲”(持续腐蚀),为被保护金属提供足够的电子,使其始终处于阴极状态,避免腐蚀。
二、镁合金牺牲阳极的腐蚀特性
高活性,腐蚀速率快
镁的化学性质活泼,在水或电解质中易发生腐蚀,释放电子的效率高,适合需要快速建立保护电位的场景(如埋地管道、海洋工程)。
腐蚀产物的影响
镁腐蚀的主要产物为氢氧化镁(Mg(OH) 2),呈碱性且质地疏松,难以在阳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,因此不会阻碍阳极的持续溶解(这是镁合金作为牺牲阳极的关键优势)。
环境对腐蚀的影响
电解质浓度:在高盐环境(如海水)中,电解质导电性强,阳极腐蚀速率加快,保护效果更显著。
pH 值:在酸性环境中,镁的腐蚀速率会急剧增加(可能导致阳极过度消耗);在强碱性环境中,腐蚀速率会降低(需控制环境 pH 以平衡阳极寿命)。
温度:温度升高会加速腐蚀反应,缩短阳极使用寿命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wxjsj.net/shangji/show-56337.html,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。
以上就是关于镁合金牺牲阳极做阳极腐蚀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以上就是关于镁合金牺牲阳极做阳极腐蚀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